營銷中的嫁接與創新
成功的路徑多種多樣,很多源自于卓有成效而又精準絕妙的或嫁接、或創新的手法。
融合撞擊出的新風采
看了一則水下變臉的奇葩的報道,在現代都市的海底世界上演古老的川劇變臉奇絕,表演師也被榮冠為水下川劇變臉第一人。兩個不搭界的元素融合為一體,加上現代傳播方式的渲染,讓人印象深刻。如此混搭成功的還有十二樂坊,用現代的曼妙與古典的民樂相得益彰,既是嫁接也是創新。新近上演的意大利時裝秀與古老秦腔的絕妙混搭,也是一種跨界的融合和耳目一新,傳統與時尚交相輝映。
莫言的獲獎,也讓人第一時間聯想起東方與西方的嫁接,沒有譯者的努力和創新,西方評委和讀者如何獲知中國的紅高粱們是現實與魔幻的交合,歷史與當下社會的結合,福克納和馬爾克斯的融合,中國傳統文學與口頭文學的合體?甚至連這次諾貝爾獎也被普遍認為是文學獎、翻譯獎和經濟獎三位一體的合一,如果沒有中國經濟令人矚目的連年高速增長和譯者的卓越貢獻,諾貝爾獎花落中國,花落中國的鄉土文化恐怕很難。
看似跨界卻很出彩的還包括由理財產品衍變成的金月餅、銀月餅,去年中秋風靡一時,深受追捧。當節日已經變成了節日經濟,月餅就已經尷尬地站在了臨近退場的邊緣。以前是將各種各種的點綴放進月餅禮盒,演變成飽受詬病的天價月餅,現在則是更多作為配角,主角則是紅酒、茶葉、鮮果和各種各樣的奢侈品。元宵、端午、中秋幾個傳統節日的當家商品無一不面臨尷尬,人們不禁會問:誰會是下一個月餅?
諾貝爾獎來的晚了一些,否則莫言老師的作品完全可以成為中秋最受歡迎的月餅伴侶,加倍地賣斷貨,月餅有多少銷量,文化就可以有多少銷量。這同樣是一種文化營銷的嫁接和創新。而搭乘高考經濟熱銷的高桶粽正是借了中國祝福文化的好彩頭和創意,杯裝黑芝麻糊也同樣借鑒了桶裝方便面和香飄飄奶茶的設計,從而將傳統的老齡化商品裝扮成年輕人的時尚。淘寶與新浪微博的聯姻、易信與各通訊巨頭和IT平臺的強強聯手也正是IT界盛行的一種流量商業化轉化與互補的嫁接和融合方式。
醫藥創新點與壁壘
當我們進行了這些思想的跋涉,回歸到藥業的視野中,就會去想那與眾不同卻帶來無窮增值的一點點創新都會在哪里。能把大家都覺得平凡得不起眼的年代久遠的老革命煥發成高帥富的魔術手又在哪里。月餅就是我們常說的同質化產品,金月餅、銀月餅就是我們所說的差異化產品。
將兩個常見或者不常見的組分組合在一起是一種嫁接和創新;新的給藥途徑是一種創新;新的適用癥是一種創新;全新的營銷策略也是一種創新;新的營銷模式是一種創新;新的銷售渠道還是一種創新;新的推廣方式也都是一種創新。。。就連偉哥,也是一次陰差陽錯的創新,和沒有被大意忽略而成就的偉大創新。
很多時候營銷就是靠的那么一點點嫁接在競品上的比較優勢而成功,比你的競品更新、更安全、療效更好;或者更專業、更勤奮、更深入市場;或者政策更具優勢(專利、首仿、單獨定價等等)、宣傳推廣更深入人心、人脈更深更廣、品質和服務更佳,更受歡迎,才能做市場的贏家。
獨創是一種先機和財富,但一定不要孤芳自賞。因為國人的模仿能力是強大而讓人震撼的。一定要考慮怎樣給自己樹好堅實的壁壘,這個壁壘既可能是技術上的,也可能是營銷和經營上的,用一些領先的優勢為自己樹好銅墻鐵壁才能抵御一切挑戰。
需要防范一些似是而非的壁壘,尤其是器械耗材領域,很多專利只是象陽澄湖大閘蟹蟹鉗上的的戒指扣,競品和自己人人都帶著,誰都說自己是真李逵,卻誰也說不清楚自己和李鬼有什么不同。當存在太多的似是而非時,市場即使尚未飽和或者如日中天,都離隕落只有一步之遙。
善作實質營銷反思
當大批的產品洶涌扎堆時,潮起潮落中,我們需要思考,用什么樣的優勢避免自己在市場的潮汐中淹沒,又用什么樣的優勢讓自己在市場的舞臺中被觀眾深刻地記住和叫好。市場是檢驗一切的真理,創新是活力和生機的涌現,實質營銷是我們的行動綱領。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抗“疫”,悅達家紡率先研制抗病毒床品,多渠道開展營銷活動
疫情當下,眾多家紡企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紛紛投入到抗“疫”的激戰中來,悅達家紡作為國內知名品牌,走在了行業的前沿,悅達家...
打破淡季營銷困局
一家中小型家紡公司,銷售淡旺季明顯,年復一年的波動性營銷軌跡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小的羈絆,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半年夠吃半年餓肚...
品牌,你過節了嗎?
網絡上轟轟烈烈的造節運動還在繼續。京東“6·18”大促首輪數據公布,6月18日全天下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過100%。去年6...
如何讓展會營銷達到預期效果
對于一個計劃開拓地區市場或者全國市場的行業企業來說,參展可以較快的提升知名度、獲得新客戶,起到迅速推廣市場的作用。然而,...
營銷的價值在于激發用戶的購買欲
購買力是偽命題,購買欲才是王道在市場營銷中,關于購買力與購買欲的談論研究已經深入人心了,人人都希望找到那些既有購買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