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電商化三大課題
現今有相當數量的傳統企業,已經在線上流量紅利期遠去、國際品牌洶涌而至之時,不再留戀脈沖式銷量帶來的驚喜,開始思考品牌的未來和用戶的價值。
無論電商當初是以何等激進的革命者姿態出現,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除非消費者需求發生重大變化(比如,因沉溺互聯網,只愿意裸身宅于家中而不愿外出,從此只需要電子服飾而不需要實物服飾),或產業格局因互聯網技術重新洗牌(直到以3D打印為代表的互聯網綜合技術普遍應用之前,目前的格局難以被迅速顛覆),服飾電子商務的出現及興起,無論過程如何喧囂,對服飾產業而言,最終只是改良式的“辛亥革命”,而非顛覆性的“反清復明”。
無論是傳統分銷,還是網絡零售,本質未曾變化:如何高效率地應對需求變化,將一件件產品賣給一個個消費者,以攫取最大化的利潤。
目前存活下來的互聯網服飾品牌,無一不是解決了供應鏈中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高效運作這一命題。而已經死去或岌岌可危的互聯網品牌,并非沒有掌握互聯網營銷技術,實則是無法解決供應鏈問題。相對的,大部分目前已開展電商業務的傳統企業,并未解決“高效”這一問題,仍在片面追求銷量增長的這條苦逼道路上彼此殺伐。
傳統企業面臨的新市場格局
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并漸成消費主力的人群,一方面行為習慣深受互聯網影響,而另一方面,他們每跨過一次人生重大節點(比如進入大學、參加工作、結婚、生子等等),消費傾向幾乎就要發生一次波動。并且對傳統企業而言,隨著主力消費人群人口總量的萎縮,仍試圖依靠人口紅利粗暴行事的觀念,已經過時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方是既要肩頂國際品牌又要手擋同行的品牌運營商,一方是龐大而復雜的消費人群。而中間商,則在不斷轉移。以阿里為代表的線上渠道商,以Shoppingmall為代表的線下渠道商,以微信為代表的移動入口,已經在持續吸附大批主力消費人群。不管是何人做局,格局已定,順之者則昌。
在這場中間商的洗牌過程中,品牌商的角色最為尷尬。線上渠道商吸附人群的手段——通過與線下渠道比價培養人群習慣,注定了傳統企業的左右為難,一邊是未來的用戶,一邊是既得的利益,難以兼得。然而,爭論多年的傳統企業如何處理線上線下利益這一問題,從用戶導向的角度看,已無甚意義,因其本質是中間商之爭,企業的核心利益并未被改變。關注的重點,應當回歸到消費者身上來。
傳統企業從面向客戶轉向面向用戶
人類市場的起始,并無中間商,后因市場的擴容,顧及流轉的效率才有中間商的崛起。流轉效率是任何中間商之于企業的價值。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市場中,線上線下中間商仍各有其價值。作為品牌商,斷不能以非黑即白的樸素觀念揮刀亂砍,而只能以價值衡量中介,最終建立能和消費者融洽溝通的分銷模式。
可以說,國內大部分傳統服飾企業的原有分銷模式,是以代理經銷為核心的,間或有企業致力于自建渠道,但為數不多。因此,傳統企業運作的三個核心板塊:研發,生產和營銷,所服務的客戶對象多為經銷商(代理商),并在長期的運轉之下,已成習慣。當網絡銷售興起,倒逼出B2C模式之時,原有的運轉方式問題于是爆出:研發方面,長期依賴買手制的經驗,而忽視市場數據的重要作用,或者說難以通過數據分析預判市場,最終導致沉沒的庫存數量巨大,造成了巨大的資金占用和資源浪費;生產方面,因長期實行期貨制,生產與銷售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或者因產能過剩不得不強行下單以養廠,或者因產能不足交期不濟,造成銷售機會損失與庫存積壓,更引起銷售部門和生產部門之間矛盾頻發。營銷方面,不能快速掌握新媒體崛起背景下的營銷新方法,仍依靠高舉高打單向影響消費者,缺乏與消費者的互動。
長此以往,企業既無法真正尊重消費者,更談不上致力于研究消費者的習慣,遑論引導消費者的行為。而往往只有倍受尊重的消費者才可能成為企業的用戶,而所謂“用戶”的特征,即是能不斷復購,持續地為企業貢獻利潤。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時代,能貢獻持續價值的用戶,至為重要。
在目前的狀況下,傳統企業電商部門是非常痛苦的。B2C的商業模式,要求傳統企業整合資源,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面向消費者快速反應,傳統企業的電商部門,則以品牌商的身份直接與消費者進行溝通。然而,本應積極配合電商部門的企業內部其他職能模塊,卻難以改變長期的積習。可以預見的是,遲遲不能作出改變的傳統企業,必無前途。而已經意識到必須從面向經銷客戶向著面向最終用戶轉變,已經著手調整內部各個職能模塊的企業,則前途無量。
構建O2O型供應鏈,真正面向用戶
關于O2O是每一個傳統企業必須要走的方向這一認識,自不必多言。對于傳統企業而言,構建O2O有兩個原則,一是如何提升供應鏈效率,二是如何提升用戶黏性。因每個企業有其特殊性,O2O戰略構建須立足自身而發起,任何聲稱可以通用的模型都是值得警惕的。
但綜而觀之,構建O2O型的供應鏈一般意味著傳統企業需對研發、傳播、展示、交易、支付、倉儲、配送、售后、反向回收等都各個環節進行改造,最終實現營銷策略的社會化、產品結構的一體化、渠道結構的立體化、價格策略的通用化和CRM體系的快反化。
簡而言之,O2O是企業利用電子商務技術對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改進。最終實現“一大多快”:一盤貨、一個價,大用戶、大數據,多觸點、多渠道,快物流、快服務。但是,其間間最困難的執行事項在于達成內部利益分配機制、建設旨在打通各個分銷渠道交易數據的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旨在保障用戶體驗的倉儲配送體系、利用移動互聯網實現本地流量本地變現、確定并嚴格執行線上線下通用化的價格策略、設計改造快速反應型供應鏈,等等。
目前國內真正完成了O2O轉型的企業,似乎仍未浮出水面。但一定有相當數量的傳統企業,已經在線上流量紅利期遠去、國際品牌洶涌而至之時,不再留戀脈沖式銷量帶來的驚喜,開始思考品牌的未來和用戶的價值。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天貓"雙十一"家紡/服裝/家具等熱銷排名
11月12日凌晨,天貓2014年"雙十一"大促終于落下帷幕。今年"雙十一"支付寶的總成交金額達到571億元,無線端成交占...
“騰百萬”做電商:“玩淘寶”還是“烏托邦”
2014年8月29日,萬達、百度、騰訊在深圳宣布共同出資在香港注冊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進軍電商市場。騰訊有人,百度把這...
亞馬遜入華十年:沉睡巨人的崛起
十年之前,亞馬遜以一個“賣書的”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并迅速擴張互聯網電子商務的核心業務。從最長的河流到最短的域名,現如今...
世界杯營銷 電商能做什么?
6月注定是屬于世界杯的。即使是時差大大不利于中國上班一族,世界杯話題仍然成為圈里群里的必備問候語。職場上最接地氣的段子應...
家紡要上線渠道管控是關鍵
家紡要上線,問題的根源在于,電子商務已經走過了野蠻生長的階段,現在它必須被納入到正規的渠道管理體系里面去。這是接下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