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想要生存 產品必須差異化
在經濟大環境不甚理想的情況下,家紡行業會不會出現“倒閉潮”?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不會”,以2013年為例:在家紡企業中,保持10%以上高增長的約占10%-20%,增長速度持平占60%-70%,還有約15%出現負增長,但在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下,這些負增長企業還能維持運作,一旦大環境轉好,便能迎來轉機。中國市場足夠大,不同層次的需求足夠多,企業有很大的回旋空間,但國內家紡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洗牌不可避免,而洗牌更多的是兼并、重組、轉型升級,與“倒閉潮”不是一個概念。
相比全國,廣東企業的效益居高。根據統計,全國家紡企業的平均凈利率是6%,廣東高于10%,富安娜、摩力克、志達、源志誠、金華等“單項冠軍”,凈利率達到15%以上。
家紡企業如何才能長命健康?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中高端品牌,以前賺的大多是“土豪”的錢,現在則轉變成賺金領、白領的錢,未來中高端品牌的發展趨勢更加個性化、時尚化、有品味。此外,還要學習差異化和品牌化經營,避免產品同質化,一定不能放松品牌建設。定位中低端市場的企業,可以考慮向成品化電商發展,80、90后的消費者習慣網購,未來大眾化消費的家紡窗飾產品,在網購領域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這幾年歐美經濟形勢不佳,一些原先只做外銷的企業開始嘗試內銷,業內人士認為“要謹慎”:從外銷到內銷,產品、需求、展示方式、經營模式完全不同,外銷企業是生產型企業,只要照著訂貨人給的圖案去生產就行,可能一張訂單就是幾萬米;而做內銷,企業必須加大產品研發力度,產品配套性、系列性要強,要隨時根據市場變化進行產品和營銷模式的調整,另外零售商要求散剪進貨,今天五米,明天六米,外銷企業很難適應。當然,也有一些外銷企業決心大,投入多,在深圳家紡展中取得內銷市場的突破。
家紡企業普遍遭遇“仿版”難題,業內人士認為國家在法律上對“版權”保護還比較弱,“企業侵犯知識產權的代價太低,如一個企業仿了別人的版,即使原創企業打贏了官司,侵權費也只有一萬幾千元,而侵權企業通過仿版獲得的利潤也許達到數十萬元。”而廣東省家紡協會一直對版權非常重視,專門成立了版權處,為企業的版權維護提供有力協助。
棄量保質 引領潮流
中國家紡行業協會估算,全國家紡企業去年總產值約1萬億元,其中廣東約800億,產值排名在江蘇、浙江等省市之后,約占全國的8%。廣東曾是中國現代家紡行業的發源地,也曾是產值方面的“老大”,為何現在排名“退步”?
業內人士表示,排名靠后一方面與廣東省的經濟結構調整有關,一是消耗資源多、占地多、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型企業在廣東不被鼓勵發展;二是廣東遠離紡織原材料產地,在家紡原材料方面沒有優勢;三是廣東改革開放得早,人工、能源、稅收等成本上升較早、較快,廣東未能形成家紡產業集群,而江浙一帶利用這十幾年時間形成了規模大、產能高的產業集群。但這也倒逼廣東企業更早地走上了產業轉型升級之路,形成大批以產品設計研發和市場營銷服務為核心優勢的“啞鈴型”企業,形成品牌集群優勢。
業內人士指出,廣東的家紡企業在全國是高端品牌的代名詞,“廣東家紡行業想在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就一定得做好研發、營銷和品牌建設,否則就沒法生存。一些企業研發成本可占總成本的30%,居全國之首,雖然在生產規模比不上江浙一帶,但廣東仍處在引領行業潮流的地位。”
業內人士舉例,廣東的家紡品牌產業規模雖然不是很大,但很多是全國的“單項冠軍”,如果說江浙一帶是生產型的產業集群,那么廣東就是品牌型的產業集群。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抗“疫”,悅達家紡率先研制抗病毒床品,多渠道開展營銷活動
疫情當下,眾多家紡企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紛紛投入到抗“疫”的激戰中來,悅達家紡作為國內知名品牌,走在了行業的前沿,悅達家...
打破淡季營銷困局
一家中小型家紡公司,銷售淡旺季明顯,年復一年的波動性營銷軌跡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小的羈絆,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半年夠吃半年餓肚...
品牌,你過節了嗎?
網絡上轟轟烈烈的造節運動還在繼續。京東“6·18”大促首輪數據公布,6月18日全天下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過100%。去年6...
如何讓展會營銷達到預期效果
對于一個計劃開拓地區市場或者全國市場的行業企業來說,參展可以較快的提升知名度、獲得新客戶,起到迅速推廣市場的作用。然而,...
營銷的價值在于激發用戶的購買欲
購買力是偽命題,購買欲才是王道在市場營銷中,關于購買力與購買欲的談論研究已經深入人心了,人人都希望找到那些既有購買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