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石橋家紡城,微信營銷闖出新天地
盛夏時節,作為全球三大家紡中心之一的南通家紡市場卻寒意襲人,不少店鋪難以為繼,甚至關門歇業。但記者走訪發現,同在一個市場,一些商家卻創新銷售模式,轉型當“微商”,把微供市場做得紅紅火火,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微供市場”,讓數百家商戶起死回生
6月26日下午,記者走進南通家紡城二期西南片區,只見一間間裝修別致的店鋪風格迥異,不少微商前來看貨、拍照、拿貨。
“小芽”商鋪老板許小梅高興壞了,重新開張不久的商鋪淡季不淡,每天通過微信能做100多單生意,前天廣西南寧一家商城更是通過微信跟她訂了1000條卡通涼席。一年前,許小梅可是眉頭緊鎖。她說,去年做低端面料,天天站在店外攬客,可門可羅雀,店員比顧客還多,原本打算去年底關門。
“當時這里有700間左右店鋪,一半以上難以為繼。”南通家紡城管委會主任邵愛軍介紹,這一片近16萬平方米的區域,曾主營家紡原輔材料和低檔面料,甚至給一些商戶用作倉庫,一直是家紡城最蕭條的地方,通間房租金最低降到4萬元還沒人要。經濟不景氣市場難免遇冷,但關鍵是供給鏈“老化生銹”。“我們果斷決策開發‘微供市場’,打通新的‘供給鏈’。”
“微商”掀起大漣漪。不到半年,“微供市場”不僅引導200多家商戶轉型當“微商”起死回生,還吸引卡宴、貝子坊等大批品牌網供企業入駐,另有20多家正在裝修。去年11月微供商鋪開始入駐,至今已集聚商家250多戶,成交額近13億元。交易火了,市場房租較先前翻了一倍多。市場定下目標:5年內實現營銷80億元,打造全國集聚度最高、規模最大的家紡“微供市場”。
主動試水,“線上”業務延伸到“線下”
在微供市場逛了四五家店,陳晨最終看中“茱羅紀”微供店的一款寶藍色條形花枕。“我家就住附近,平時看貨、拿貨方便,一個月賺五六千元不成問題。”和陳晨一樣,在南通家紡城周邊,在微信、QQ、微博平臺上展銷家紡產品的微商超過1萬人。
而這家茱羅紀家紡微供店店主,是大學生村官周冬梅和顧月月。今年32歲的周冬梅在家紡城附近的三圩埭村當村官,工作中發現微商能做大市場。去年,她和同為村官的顧月月合伙辦起了這家微供店,專營四件套等床上家私,營業半年來,已發展固定客戶2000多個,日均銷售3萬多元。
而隨著“茱羅紀”、“沃家”等個人創業的微商品牌的崛起,不少傳統家紡企業也主動試水微營銷。
南通沃爾德紡織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家用紡織品制造企業,2007年成立以來主要進行線下批發銷售,開設了3家實體門店。今年3月,企業組建10人微商營銷團隊,在家紡城承租600平方米店面,開設微供門店,把生意做到“線上”。目前,該微商門店已發展4000多個固定客戶,月銷售量超過1萬套。
更多的企業通過微供市場將“線上”業務延伸到“線下”,實現了聯動。在家紡城姜灶路的一個拐角,有家“那里紡織工廠體驗店”。店內的特色紗布類產品頗受歡迎。體驗店負責人朱亞娟告訴記者,“那里”是河北企業,自去年轉戰微信商圈已在全國吸納微商1萬余家,日均訂單量突破300單。今年3月,企業在南通家紡城微供市場開了網絡體驗店,量身為微商、網商定制產品,吸引了不少客戶,預計將實現年產值5000萬元。
找準痛點,“微”市場做大還需加把力
一提起電商、微商,銷售低質量、同質化、無保障成為消費者共同的詬病。“微供產品的競爭核心在于創意,必須找準市場的痛點。”不少業內人士直言,當下家紡產品最大的短板是設計欠缺。
“產品大同小異,撕了商標都不知道是誰家的,肯定不受歡迎。要做大微供市場,必須精準把握消費市場的細微變化,找到痛點。”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把脈南通家紡城微供市場時指出,微供市場與傳統市場特別是網供市場不同,正呈現設計個性化、產品多樣化、檔次品質化三大變化。比如產品檔次問題,網供市場為了適應電商價格低、利潤低的特點,產品品質也低。但微供市場主體主要是忠誠度較高的“熟人”,對產品質量要求甚至要高于正規企業常規標準。
“微在市場,供在品質。”走訪微供市場,這樣的標語鋪天蓋地,成為引領市場拒絕“大路貨”,從一開始就走個性化、高端化、品牌化路徑的風向標。記者看到,這里門店不僅經營產品風格迥異,目標人群也各有區別,幾乎每家都有“獨門秘籍”。如“蔚瀾”側重歐美風格,家紡用品高檔、簡約、大氣;“蘭亭”主打手繪家紡,一套棉質的四件套手工繪上臘梅、荷花等,清新文藝,獨此一套。“我們的每一款產品都緊貼消費心理的細微變化,有的甚至根據時段變化來設計。”“貝子坊”負責人張發貴介紹,像前段時間科比退役,他們專門設計出了科比系列抱枕。2分鐘過后,微信圈就賣出了30多個,10分鐘后就缺貨了。目前,“貝子坊”已在全國吸納微商2萬余家,日均訂單量突破300件。
“微供市場正在變成一個時尚消費,但要從‘微’做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武漢紡織大學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中心專家蘇勇認為,在電商高速發展背景下,作為全球三大家紡中心之一的南通家紡城創新“微供市場”建設,為行業發展探索了新模式,但未來還需規避以前單一靠門店擴張搶占市場帶來的風險,并與其它新興市場差異化競爭,才能真正做大做強。(本報記者陳明 付奇)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