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傾力打造蘇中地區“品牌高地”
“馳名商標66件、著名商標359件,國內注冊商標6.5萬件、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178件、地理標志商標20件,今年,南通市政府和海安縣政府被命名為首屆省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市縣(金風獎),鑫緣繭絲綢集團等7家企業被命名為省商標戰略實施示范企業(金帆獎)。”南通市工商局商標處負責人李世建說起推動商標強市戰略的“成績單”,如數家珍。近三年來,南通平均每年新申請馳名商標9件,以66件的總量躍居蘇中地區馳名商標擁有量第一。
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于一身的南通,作為我省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曾經深刻體會過缺乏品牌支撐的發展陣痛。在“政府推動、部門聯動、社會互動、企業主動”工作機制下,如今南通的商標發展宛如高鐵速度般風馳電掣。尤其是近年來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立足輕紡工業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和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區域定位,圍繞船舶海工、高端紡織、電子信息和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六大產業,把品牌強市、品牌助企、品牌富農作為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新引擎,碩果累累。
商標戰略引領行業“脫胎換骨”
南通海門民間流傳這樣的說法:“世界家紡看中國,中國家紡看南通,南通家紡看海門”,位于海門的疊石橋家紡市場被公認為是“全國家紡行業第一市場”。當年全省第一個產業集群品牌指導辦公室就設立在南通海門。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海門疊石橋家紡市場只是傳統手工藝、普通縫紉機生產的紡織品交易市場,經營者們基本沒有商標品牌意識。隨著疊石橋家紡的逐步壯大,南通工商部門有重點地培養經營者商標意識,協助籌建了疊石橋品牌培育基地,成立了疊石橋家紡品牌商標協會,組建了疊石橋家紡品牌培育管理辦公室,鼓勵引導家紡企業以科學的內部管理、持續的研發投入、質量過硬的優質產品、精心的形象策劃、強勢的宣傳推介,打造影響持續的行業品牌。如今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已發展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家紡產業集群、產業集聚發展的主陣地,產品遠銷全球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后培育馳名商標9件,產值突破千億元,其中年銷售超億元企業就超過了20家。預計2020年家紡企業注冊商標將達到1萬件。
南通把商標密集型產業作為實施商標戰略的重點培育對象,落實商標戰略的有力抓手,疊石橋家紡市場只是一個縮影。目前全市品牌培育基地企業年度總銷售額達1034.6億元,年度總利潤達到51.3億元。南通通州區去年7月被認定為“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地區”。
商標戰略助推企業“演繹傳奇”
位于南通海安的中洋集團曾以“中洋”馳名商標進行商標質押,獲得貸款5000萬元。作為海安縣商標質押貸款第一單,這一筆貸款是海安縣在商標權質押融資方面的成功探索。近年來,在海安縣主管部門的鼓勵下,當地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紛紛開設為“三名”商標企業提供商標質押貸款的相關業務。到2016年底,南通市累計辦理商標質押15件,融資2.6億元。
商標質押貸款雖是一個小切面,卻反映了海安品牌培育的顯著成效。通過多年的精心培育,今年3月份,“中洋”品牌被估值為80億元,位居全國農業區域品牌第九名。2016年,海安縣將商標工作與質量、標準一同列入質量強縣工作考核體系,同時加大獎勵力度。截至2016年底,南通市累計獎勵3400余萬元,極大帶動企業的創牌熱情,提升企業創牌信心。
而位于南通海門的另一家馳名商標企業巴黎春天集團則以品牌為筆墨,書寫著傳奇。“巴黎春天”商標先后經歷了商標被駁回、再申請及公示后被惡意異議、再取證答辯,整整6年時間,在工商部門的不懈幫助下終成正果。有了商標品牌就有依托有支撐,如今“巴黎春天”已經成為家紡業令人矚目的一匹“黑馬”,年銷售能力達4.3億元。
品牌鑄就企業。鑫緣繭絲綢、聯發集團等18家品牌企業進入中國紡織企業競爭力500強名單,羅萊家紡入選2015年紡織品牌價值排行榜,品牌價值28.83億元。
商標戰略帶動三農“盆滿缽滿”
地理標志是富民工作的有效抓手,也是宣傳地方的亮麗名片。圍繞特色農產品,南通大力開展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保護工作,按照挖掘一批、培育一批、申報一批的思路,成功打造了中洋河豚、如東文蛤、如皋黑塌菜、海安大米等多個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標志。截至目前,南通地理標志商標總數達到20件,穩居全省前三名。
地理標志商標工作的推動,切實將商標戰略落實到三農發展中。南通有不少傳統的特色農產品,過去多數零散銷售,農戶利潤并不高。南通工商部門指導這些企業注冊商標、申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政府相關部門再指導農戶擴大生產規模,實行專業化生產和一體化經營。
在工商部門的指導下,南通第一件農產品集體商標“蘇·皋長壽”正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集體商標”的經營模式迅速發展壯大,如皋當地建成高標準農田76.4萬畝,1/3為“蘇·皋長壽”品牌農產品基地,產品主要銷往上海等長三角地區,農產品年銷售額突破60億元。繼“如東狼山雞”“如東條斑紫菜”之后,“如東泥螺”今年7月正式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目前已形成成熟的產業鏈,年產商標泥螺5300萬元,實現利稅520萬元,帶動全縣沿海養殖戶年人均增收1200元。南通市崇川區觀音山青龍橋蔬菜專業合作社注冊成功“青龍橋”集體商標。如今,以地理標志商標為代表的農業品牌建設,已成為南通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的有效載體。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