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百貨難解“同質化”死穴
2012-8-8
“同質化”向來是百貨業的“死穴”,在今年消費環境持續低迷下,這一效應更加明顯。日前,位于廣州農林下路商圈的美東百貨開業才一年就傳出欲轉手,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作為繼摩登、新光百貨后廣州僅存的三大民營百貨,美東的倒下也折射出廣州民營百貨艱難的生存狀況。
美東苦撐一年無奈易主,固有內需消費疲軟因素、固有其在圈內單打獨斗“孤掌難鳴”導致招商不力、品牌組合不理想因素,也有經營主辦方缺乏資金實力不能長期“輸血”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最終也落入傳統百貨的“俗套”,錯把“營銷”當“促銷”。自開業以來,美東百貨的促銷活動幾乎從未間斷,且促銷力度還屬全城之最,長期促銷“流血”成為其生存之法則。
縱觀全城百貨,何不是落入這種“俗套”?筆者粗略算了一下,自端午以來,同城七大百貨連續第七個周末打響“促銷戰”,而且都是5折以下。無休止的促銷不但沒有激起消費者的購物欲“噴井”,商家反而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供應商也叫苦連天,不得不把服裝抬高至出廠價的10倍甚至是20倍,以預留打折空間;對消費者而言,“來來去去就那幾個牌子,沒意思”。
根據廣州市社科院發布的《2011年廣州市商圈基本格局及趨勢》對主要百貨商場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服裝品牌重疊率41.49%;鞋品牌重疊率達41.27%;化妝品品牌重疊率達45.83%。而今年五一、端午節兩個小黃金周城中九大百貨總額均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其中,端午節,九大百貨總銷售額2.244億元,同比下降8.4%,五一則下滑了3%,至4.201億元。另外,廣百股份2012年一季度報告顯示,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039.67萬元,同比下降8.21%;廣州友誼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5%。
可見,廣州百貨的定位、商品品牌組合,甚至營銷手段的同質化,導致商家只能靠打價格戰。正如一些專家所言,廣州百貨形成同質化根原是廣州大多數商家向來喜歡跟風模仿,不太愿意嘗試新做法,怕冒風險;另外,缺少戰略布局意識和理念,短期行為嚴重,想賺快錢,所以缺少差異化和個性。
對于差異化經營、特色營銷,筆者認為,日資商業在精細化管理、特色化的商品組合、人性化服務以及科學的選點值得學習和借鑒。在其本國消費市場不斷萎縮情況下,日本零售商卻在中國市場做得風聲水起,尤其是在華南市場。最近,日本永旺集團、大創百貨、伊藤洋華堂、無印良品等日本商家頻頻傳出了在華新的拓展計劃。永旺旗下的吉之島拋出10年將在廣州開百家新店的拓展計劃后,其高端超市業態美思佰樂也首次登陸廣州,并計劃2014年后每年以30家店的開店速度擴張;而大創百貨10元生活館登陸廣州后,連開兩店。
破解廣州百貨同質化“魔咒”,業界早已叫囂多年發展買手制、自有品牌戰略,但始終“千呼萬喚不出來”。
美東苦撐一年無奈易主,固有內需消費疲軟因素、固有其在圈內單打獨斗“孤掌難鳴”導致招商不力、品牌組合不理想因素,也有經營主辦方缺乏資金實力不能長期“輸血”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最終也落入傳統百貨的“俗套”,錯把“營銷”當“促銷”。自開業以來,美東百貨的促銷活動幾乎從未間斷,且促銷力度還屬全城之最,長期促銷“流血”成為其生存之法則。
縱觀全城百貨,何不是落入這種“俗套”?筆者粗略算了一下,自端午以來,同城七大百貨連續第七個周末打響“促銷戰”,而且都是5折以下。無休止的促銷不但沒有激起消費者的購物欲“噴井”,商家反而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供應商也叫苦連天,不得不把服裝抬高至出廠價的10倍甚至是20倍,以預留打折空間;對消費者而言,“來來去去就那幾個牌子,沒意思”。
根據廣州市社科院發布的《2011年廣州市商圈基本格局及趨勢》對主要百貨商場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服裝品牌重疊率41.49%;鞋品牌重疊率達41.27%;化妝品品牌重疊率達45.83%。而今年五一、端午節兩個小黃金周城中九大百貨總額均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其中,端午節,九大百貨總銷售額2.244億元,同比下降8.4%,五一則下滑了3%,至4.201億元。另外,廣百股份2012年一季度報告顯示,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039.67萬元,同比下降8.21%;廣州友誼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5%。
可見,廣州百貨的定位、商品品牌組合,甚至營銷手段的同質化,導致商家只能靠打價格戰。正如一些專家所言,廣州百貨形成同質化根原是廣州大多數商家向來喜歡跟風模仿,不太愿意嘗試新做法,怕冒風險;另外,缺少戰略布局意識和理念,短期行為嚴重,想賺快錢,所以缺少差異化和個性。
對于差異化經營、特色營銷,筆者認為,日資商業在精細化管理、特色化的商品組合、人性化服務以及科學的選點值得學習和借鑒。在其本國消費市場不斷萎縮情況下,日本零售商卻在中國市場做得風聲水起,尤其是在華南市場。最近,日本永旺集團、大創百貨、伊藤洋華堂、無印良品等日本商家頻頻傳出了在華新的拓展計劃。永旺旗下的吉之島拋出10年將在廣州開百家新店的拓展計劃后,其高端超市業態美思佰樂也首次登陸廣州,并計劃2014年后每年以30家店的開店速度擴張;而大創百貨10元生活館登陸廣州后,連開兩店。
破解廣州百貨同質化“魔咒”,業界早已叫囂多年發展買手制、自有品牌戰略,但始終“千呼萬喚不出來”。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27035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