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講企業的故事
作者:劉建飛 2013-7-5
如果說企業是一個生命的話,那么企業的故事恰恰就是穿在它身上的“外衣”,正是有了衣服的襯托,才能招蜂引蝶,才讓整個企業時刻煥發著勃勃生機
聽到《加州旅館》的音樂鈴聲響起,我意識到有人在給我打電話。看了看,原來是A,我接了電話。A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在哪兒,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我想在一個小時后,老地方見。”我看了看墻上的表說道:“見鬼,現在是凌晨一點,有什么事情能不能白天說?”說著話,我打了一下哈欠。
“跟你說一件事兒,我的一個朋友搞到了一張張僧繇的《醉僧圖》,想不想看看。”A帶著戒備的聲調說道。我思忖了一下,張僧繇,別說畫,一聽這名字就能把人給鎮住了。這可是名家啊?畫龍點睛的成語就是源自于對他畫技的贊美。這果然是一個殺手锏,我一下子精神了起來。于是,他馬上補充道:“電話里說不太明白,你過來就知道了。”撂下電話心里就在琢磨,我和A之所以成為忘年交,是因為在古代名畫上的共同情趣,只要對方有不錯的名畫,肯定會第一時間分享。以前花鳥畫看得比較多,如“黃家富貴”的宮廷畫院和“徐熙野逸”的士大夫清趣代表作品,都略知一二,以及后來的“揚州八怪”、“金陵八家”、“四僧”、“四任”,等等,但張僧繇的《醉僧圖》還是頭一遭聽說。印象中,只有唐代梁令瓚臨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現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其他并沒有真跡現存。這可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想到這里,一下子就把我的睡意給勾走了,索性起身,決定一看究竟。
企業故事的特質
大約四十分鐘,我到了約見的老地方。A看到我來了,馬上招手,示意我過去,并給我點了一杯加州松籽奶茶,因為他知道我胃不好。還沒等我開口,他搶先說道:“上次我把咱們之間聊天的內容給老總反映了一下,老板認可了我的說法,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尤其像我們這樣的企業,應該有一個不錯的故事來提高公司的形象和品牌提升。于是,公司決定讓我把這件事情落實下來。但現在,我對這方面的內容還是有些缺乏,想聽聽你的看法。”其實,A的意思是告訴我,要想看到《醉僧圖》,必須得幫我解決這個問題。也對,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不過,在我看來,這倒有點不像A的做法。因為他從來沒有跟我在處事的過程中講價還價,可見,這件事情確實難住了他。我想:既然這樣,那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吧!
我大致構思了一下,說道:“一個好的企業故事,應該具備幾個方面的特質:一是,它要有可考性。換句話說,這個故事的根要來源于企業當中。二是,它要有可接近性。企業的故事不應該是束之高閣的,而是就發生在企業內部,發生在員工之間,讓大家感覺到這個故事是真實存在的,并且能夠觸摸得到。三是,企業的故事一定要有感染性,也就是說,這個故事應該在外部給企業的形象和榮譽加分,內部又能激勵員工為組織的共同愿景服務。四是,企業的故事還要有可延傳性,不僅這個故事能夠被更多的人所傳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后,還能夠被人們津津樂道。”
三類不同的“故事”
我說著話,A一邊聽,一邊用筆在本子上做著簡單的記錄,時不時地還點一點頭。看得出,他確實是在用心去聽。待我說完后,他補充道:“我認為,除了這些特征外,還有一點就是要簡短。因為現在是信息碎片化時代,沒有多少人會對著長篇大論的文字感興趣,因此,在不失故事細節的情況下,應該讓故事更加簡短、精悍。”
接著A的話,我說道:“隨著企業的發展,它的故事也應該是不斷演繹的過程。企業故事既是企業文化的重要主體構成要素,又是企業文化得以傳播的重要載體之一。企業故事在企業文化的塑造和傳播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主體和載體兩重功能。其一,承載企業歷史。一個成功企業的成長過程,往往是由無數多的故事堆砌而成的,企業踏過的每一步都是一個故事、都有一段精彩,這些故事包括企業誕生的傳奇故事、對品牌質量的嚴謹故事以及為顧客服務的感人故事,正是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構成了一個企業的歷史剪影。其二,弘揚企業精神。企業故事之所以能夠在企業和社會得以流傳,是因為一個特定的故事總要承載一定的思想和精神,成為弘揚企業精神的重要工具。其三,傳遞企業理念。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通過講述企業經典故事,在向企業人和社會公眾傳遞企業理念方面,可以達到潛移默化的功效。”哈佛大學的歷史學家路易斯指出,故事不僅是領導的工具,也是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大家共同的根。企業組織成員從流傳的故事中能夠學到企業文化,成員也因為彼此分享共同的故事而使得感情更加凝聚。
為了證明我的觀點,我還引出了世界知名的領導力變革專家——諾爾·迪奇,他歸納出了三種經理人常用的故事類型,用來傳達個人與企業組織成功的價值觀。第一類故事是“我是誰”,也就是講述自己感人的經歷和成功的經驗,用個人的故事來打動人心,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第二類故事是“我們是誰”,也就是在變動中創建起同位一體的感情,在應對時代變遷過程中激發團隊協作精神,將全體員工或者聽眾的心凝聚在一起。這兩類故事的運用,對企業凝聚員工的情感,以及企業文化的傳播大有裨益,同時也容易讓員工迅速理解企業的某一措施或策略。第三種故事是“我們要往哪里去”,也就是描述、解釋企業在未來要做些什么,以及企業要怎么樣走向未來。這類故事勾畫現實和理想的差距,激發公司員工行動起來實現理想的熱情。
工具與方法
說到這兒,A感覺到還是有些模糊。他有些不解地說道:“從理論上來講,這些確實是企業故事內容的主體特質,我現在從理論上能夠得理出一些頭緒。但是具體到實操層面,我還是把控不住。換句話說,你能不能給我一些構建企業故事的工具和方法?”A的問題看得非常全面,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
共同創造
順著A的思維,我說道:“要想當好一個企業故事官,沒有一個好的故事支撐是不可能的。企業故事是企業人創造的,因此它必然蘊藏于企業人之中,成為企業極為重要的文化資源。面向全體企業人廣為征集企業故事,這是開發企業這種文化資源的有效方法。在企業故事的演繹上,應當堅持共同參與、合理分工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引導全體員工挖掘本企業、本人的故事,建立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故事庫”,以此達成企業精神家園的共建共享。一般來說,創造性、活躍性都強的員工適合充當故事創造者的角色,創造性強、活躍性弱的員工適合充當故事分析者的角色,創造性弱、活躍性強的員工適合充當故事傳播者的角色,而創造性、活躍性都弱的員工則適合成為故事必不可少的聽眾。這是企業發展成為一個充滿傳奇故事的企業的必然途徑。
故事的選擇和甄別
我接著說:“接下來,就要對征集到的企業故事作出正確的‘選擇’和‘甄別’,這是演繹企業故事必不可少的環節。
在我看來,企業故事選擇的標準應當是:這些故事的主人公必須契合本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并能反映出本企業員工所肩負的使命,進而能清晰地描繪出本企業光輝的愿景。
故事理念化,理念故事化
看到A慢慢地開始有所理順,我告訴他:“接下來,就要將企業所倡導的一條條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融入故事情節中,通過發生在企業里的人、事、物的現實經驗、事跡,甚至引用寓言故事,來具體化與形象化,使員工從這些事跡或故事里,理解本企業文化的內涵與意義,明確自己應該做什么、追求什么與不該做什么、追求什么,從而慢慢實現企業文化的自覺。另外,還有最后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傳播,事實上,許多成功的大企業和大企業家都是講述企業故事、傳播企業故事的高手。最后,我告訴A,有了理論、方法和工具,不等于就有了企業故事,必須得實踐。”
我們聊了將近兩個小時,我都說完了,但卻遲遲聽不到他說張僧繇的《醉僧圖》,既然A不說,那我也用不著客氣,于是,便半開玩笑地說:“我今天來,可是有所圖的啊,現在該說正事兒了吧?”A詭譎地一笑:“張僧繇的《醉僧圖》我是沒有,不過《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的臨摹版副本我托朋友從日本帶來了一份,要不要看看?”我當場暈倒!
聽到《加州旅館》的音樂鈴聲響起,我意識到有人在給我打電話。看了看,原來是A,我接了電話。A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在哪兒,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我想在一個小時后,老地方見。”我看了看墻上的表說道:“見鬼,現在是凌晨一點,有什么事情能不能白天說?”說著話,我打了一下哈欠。
“跟你說一件事兒,我的一個朋友搞到了一張張僧繇的《醉僧圖》,想不想看看。”A帶著戒備的聲調說道。我思忖了一下,張僧繇,別說畫,一聽這名字就能把人給鎮住了。這可是名家啊?畫龍點睛的成語就是源自于對他畫技的贊美。這果然是一個殺手锏,我一下子精神了起來。于是,他馬上補充道:“電話里說不太明白,你過來就知道了。”撂下電話心里就在琢磨,我和A之所以成為忘年交,是因為在古代名畫上的共同情趣,只要對方有不錯的名畫,肯定會第一時間分享。以前花鳥畫看得比較多,如“黃家富貴”的宮廷畫院和“徐熙野逸”的士大夫清趣代表作品,都略知一二,以及后來的“揚州八怪”、“金陵八家”、“四僧”、“四任”,等等,但張僧繇的《醉僧圖》還是頭一遭聽說。印象中,只有唐代梁令瓚臨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現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其他并沒有真跡現存。這可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想到這里,一下子就把我的睡意給勾走了,索性起身,決定一看究竟。
企業故事的特質
大約四十分鐘,我到了約見的老地方。A看到我來了,馬上招手,示意我過去,并給我點了一杯加州松籽奶茶,因為他知道我胃不好。還沒等我開口,他搶先說道:“上次我把咱們之間聊天的內容給老總反映了一下,老板認可了我的說法,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尤其像我們這樣的企業,應該有一個不錯的故事來提高公司的形象和品牌提升。于是,公司決定讓我把這件事情落實下來。但現在,我對這方面的內容還是有些缺乏,想聽聽你的看法。”其實,A的意思是告訴我,要想看到《醉僧圖》,必須得幫我解決這個問題。也對,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不過,在我看來,這倒有點不像A的做法。因為他從來沒有跟我在處事的過程中講價還價,可見,這件事情確實難住了他。我想:既然這樣,那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吧!
我大致構思了一下,說道:“一個好的企業故事,應該具備幾個方面的特質:一是,它要有可考性。換句話說,這個故事的根要來源于企業當中。二是,它要有可接近性。企業的故事不應該是束之高閣的,而是就發生在企業內部,發生在員工之間,讓大家感覺到這個故事是真實存在的,并且能夠觸摸得到。三是,企業的故事一定要有感染性,也就是說,這個故事應該在外部給企業的形象和榮譽加分,內部又能激勵員工為組織的共同愿景服務。四是,企業的故事還要有可延傳性,不僅這個故事能夠被更多的人所傳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后,還能夠被人們津津樂道。”
三類不同的“故事”
我說著話,A一邊聽,一邊用筆在本子上做著簡單的記錄,時不時地還點一點頭。看得出,他確實是在用心去聽。待我說完后,他補充道:“我認為,除了這些特征外,還有一點就是要簡短。因為現在是信息碎片化時代,沒有多少人會對著長篇大論的文字感興趣,因此,在不失故事細節的情況下,應該讓故事更加簡短、精悍。”
接著A的話,我說道:“隨著企業的發展,它的故事也應該是不斷演繹的過程。企業故事既是企業文化的重要主體構成要素,又是企業文化得以傳播的重要載體之一。企業故事在企業文化的塑造和傳播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主體和載體兩重功能。其一,承載企業歷史。一個成功企業的成長過程,往往是由無數多的故事堆砌而成的,企業踏過的每一步都是一個故事、都有一段精彩,這些故事包括企業誕生的傳奇故事、對品牌質量的嚴謹故事以及為顧客服務的感人故事,正是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構成了一個企業的歷史剪影。其二,弘揚企業精神。企業故事之所以能夠在企業和社會得以流傳,是因為一個特定的故事總要承載一定的思想和精神,成為弘揚企業精神的重要工具。其三,傳遞企業理念。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通過講述企業經典故事,在向企業人和社會公眾傳遞企業理念方面,可以達到潛移默化的功效。”哈佛大學的歷史學家路易斯指出,故事不僅是領導的工具,也是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大家共同的根。企業組織成員從流傳的故事中能夠學到企業文化,成員也因為彼此分享共同的故事而使得感情更加凝聚。
為了證明我的觀點,我還引出了世界知名的領導力變革專家——諾爾·迪奇,他歸納出了三種經理人常用的故事類型,用來傳達個人與企業組織成功的價值觀。第一類故事是“我是誰”,也就是講述自己感人的經歷和成功的經驗,用個人的故事來打動人心,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第二類故事是“我們是誰”,也就是在變動中創建起同位一體的感情,在應對時代變遷過程中激發團隊協作精神,將全體員工或者聽眾的心凝聚在一起。這兩類故事的運用,對企業凝聚員工的情感,以及企業文化的傳播大有裨益,同時也容易讓員工迅速理解企業的某一措施或策略。第三種故事是“我們要往哪里去”,也就是描述、解釋企業在未來要做些什么,以及企業要怎么樣走向未來。這類故事勾畫現實和理想的差距,激發公司員工行動起來實現理想的熱情。
工具與方法
說到這兒,A感覺到還是有些模糊。他有些不解地說道:“從理論上來講,這些確實是企業故事內容的主體特質,我現在從理論上能夠得理出一些頭緒。但是具體到實操層面,我還是把控不住。換句話說,你能不能給我一些構建企業故事的工具和方法?”A的問題看得非常全面,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
共同創造
順著A的思維,我說道:“要想當好一個企業故事官,沒有一個好的故事支撐是不可能的。企業故事是企業人創造的,因此它必然蘊藏于企業人之中,成為企業極為重要的文化資源。面向全體企業人廣為征集企業故事,這是開發企業這種文化資源的有效方法。在企業故事的演繹上,應當堅持共同參與、合理分工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引導全體員工挖掘本企業、本人的故事,建立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故事庫”,以此達成企業精神家園的共建共享。一般來說,創造性、活躍性都強的員工適合充當故事創造者的角色,創造性強、活躍性弱的員工適合充當故事分析者的角色,創造性弱、活躍性強的員工適合充當故事傳播者的角色,而創造性、活躍性都弱的員工則適合成為故事必不可少的聽眾。這是企業發展成為一個充滿傳奇故事的企業的必然途徑。
故事的選擇和甄別
我接著說:“接下來,就要對征集到的企業故事作出正確的‘選擇’和‘甄別’,這是演繹企業故事必不可少的環節。
在我看來,企業故事選擇的標準應當是:這些故事的主人公必須契合本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并能反映出本企業員工所肩負的使命,進而能清晰地描繪出本企業光輝的愿景。
故事理念化,理念故事化
看到A慢慢地開始有所理順,我告訴他:“接下來,就要將企業所倡導的一條條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融入故事情節中,通過發生在企業里的人、事、物的現實經驗、事跡,甚至引用寓言故事,來具體化與形象化,使員工從這些事跡或故事里,理解本企業文化的內涵與意義,明確自己應該做什么、追求什么與不該做什么、追求什么,從而慢慢實現企業文化的自覺。另外,還有最后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傳播,事實上,許多成功的大企業和大企業家都是講述企業故事、傳播企業故事的高手。最后,我告訴A,有了理論、方法和工具,不等于就有了企業故事,必須得實踐。”
我們聊了將近兩個小時,我都說完了,但卻遲遲聽不到他說張僧繇的《醉僧圖》,既然A不說,那我也用不著客氣,于是,便半開玩笑地說:“我今天來,可是有所圖的啊,現在該說正事兒了吧?”A詭譎地一笑:“張僧繇的《醉僧圖》我是沒有,不過《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的臨摹版副本我托朋友從日本帶來了一份,要不要看看?”我當場暈倒!
回復 255566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紫羅蘭加盟商王振寨的生意經
三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他用短短的三年開創了一生漫長輝煌的事業,與紫羅蘭攜手并肩,在福州,遍灑芬芳,雖然紫羅蘭品牌在福州...
家紡加盟 如何挑選加盟品牌
加盟品牌家紡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會讓創業者少走很多彎路。在加盟品牌家紡事,選擇一個優秀的...
馨而樂加盟商王方:用快樂經營
2011年9月,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籌備,馨而樂家紡終于在我的宜賓開業了,截至12月31日在短短五個月時間,我們累積實現了...
凡語家紡加盟商專訪
她,是個非常誠實的商人,用一顆最真摯善良的心影響著身邊的每個人。也許在很多消費者的眼里,商人總是處于“奸”的位置上,因此...
2012選擇加盟品牌要注意什么?
目前,形形色色的連鎖加盟項目層出不窮。“投資5千元輕松做老板”、“驚喜項目一天賺1萬”、“年薪百萬誠邀加盟”……面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