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企業:傳承財富不如傳承價值觀
2014-1-16
1.余杭家紡產業協會會長、眾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林山:
“余杭家紡業一定會代代傳承下去,并且一代比一代做得更好!
2013年,余杭家紡產業協會年會的主題片是“傳承和超越”,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如今余杭家紡業的第一代創業者們正逐漸老去,企業面臨著如何傳承與延續的問題。子女接班的話題,已經被擺放在企業的面前。
2.原杭州紡織裝飾公司總經理、杭州銀星紡織裝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錫楚:
“接班人首先要了解這個行業的每一道工序,起碼要明白生產流程!
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老一代的余杭裝飾布企業家們,文化水平都比較低;而到了第二代接班人這一代,基本都是80后。新時代對這批年輕人有了新要求,行業形式也與上一輩完全不一樣,不能夠馬馬虎虎,簡單地認為只會賣個布就能解決問題,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3.杭州恒生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松夫:
“對于年輕的創二代來講,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勤奮。”
從中國傳統思想來看,老一輩辛辛苦苦打拼出的事業,肯定是要傳給子女的,這是中國歷朝歷代的傳統,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如果子女不爭氣或者能力有限,那么我認為傳承并不是個好辦法。在這種情況下,將企業交給優秀的、有責任心的職業經理人,則是最理想的選擇。
4.杭州宏生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 俞洪生:
“對于創二代的接班問題,我更尊重子女自己的意愿!
我個人認為,我們這一代人是靠一些機遇和國家政策才辦成了現在的企業。算是在對的時代,做了對的事情。不過到目前為止,似乎有點力不從心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如今,市場的變化與競爭不斷加劇,作為老一輩創業者,我們的知識面和精力已經跟不上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而年輕的一代則不同,他們有文化、接受能力快。因此,我要讓子女自己去闖,不能覺得靠父母的積蓄就可以高枕無憂,無事可做。讓他們把我們現在的生產型企業變成創造型企業,做自己的產品,有自己的品牌,今后成為百年企業。
5.杭州碧雅布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曹洪祥
“下一代要接班,必須要對做布感興趣,自己愿意做才行,不感興趣是做不好的。”
公司現在的職業經理人是我們企業自己培養出來的。他剛來公司的時候,還只是個高中畢業生,我培養了他10年,現在將公司的銷售和生產都交給他管理,我很放心。
我從1975年開始進入布藝行業,從最初的鄉鎮企業做到了現在的布藝公司,除非死了,要不然我會一直做下去。我培養的職業經理人會得到與職位相應的待遇,這要比他自己辦個小廠子強。我認為選接班人要自己挑,選好了就要支持他、信任他,要不然他會縮手縮腳,做不好事情。
對于女兒自己創業不愿意接班,最初我還是有點想法的,但現在來看,比起我做布藝投資大、收益小,她的事業更有前途。所以,我開始支持她,如今她工廠一年的收益要比我高許多。
6.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經理 楊穎凡
“要把企業繼續傳承下去,我覺得需要一定的創新,創新和傳承是相輔相成的!
作為接班人,我覺得“傳承”與“超越”兩者并不矛盾,現在我是以一個學習者的心態,多了解父輩們是怎么創業的,以及學習如何管理企業。以后,不管是繼續在眾望或是自己有一份事業,我覺得還是順其自然。
我認為,目前國內經理人的素質等方面與西方國家比還有一定差距,有些模式可能在西方行得通,如把家族企業交給CEO來管理,但在中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來被人們接受。
說到傳承,與父輩那種吃苦耐勞、勤奮的拼搏精神相比,我還有所欠缺。父親每天早上7點半就到公司,而且基本天天都上班。換做我,就沒辦法一周7天都奉獻給公司。在這方面,可能這輩子我都無法超越他。
7.杭州宏生紡織有限公司經理 俞鵬飛
“我覺得與老一輩相比,我們的不足或者說差距在于承受壓力的能力!
我們擁有父輩積累的財富和人脈,這是我們的資源,而這個資源必須通過你的正確認識及運用,才能真正擁有。我覺得與老一輩相比,我們的不足或者說差距在于承受壓力的能力。比如說,父輩們是白手起家,所以他的資源全是他自己所創造的,雖然與他們相比,我們的起點高了,但壓力也更大。在這個起點上,我們這個年齡段所要創造的東西還達不到標準,在拿到龐大資金優勢的同時,承受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8.杭州菲摩斯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曹剛
“在父輩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去品味的東西!
9.杭州伊利奧紡織有限公司經理 馬建國
“所有的創一代們都有著同我父親一樣的創業精神,這是值得我們新生代去傳承和學習的。”
以我的父親為例,在他創業的幾十年中,不論是嚴寒還是酷暑,都是早上第一個到工廠,晚上最后一個離開。我相信,從我父親身上所體現出的是上一輩創業者的縮影。所有的創一代們都有著同我父親一樣的創業精神,這是值得我們新生代去傳承和學習的。同時,我父親也是一個很民主的人,他不會讓我們完全按照他的思維走,只要他認為我的想法是對的,就會接受。當然,我也很尊重父親的決定,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共同商討做出決定。
家紡業是一個傳統行業,除了面臨招工難、用工貴等問題外,還要飽受國際壓力,如美元貶值、次貸危機等。我認為想要突破這些困難,首先要引進先進設備,淘汰舊機器,使我們的企業可以生產一些其他工廠不能生產的優質產品,這樣才可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10.杭州布言布語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 盛澤平
“與父輩的時代相比,很多機會或者說是機遇已經不存在了,所以我必須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一些差異化發展的途徑!
11.七格格創始人、CEO 曹青
“如果把‘傳承’的意義再擴大化一點,我認為我們這一代更重要的是傳承父輩的創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2013年的“雙11”,“七格格”一天就銷售了3千萬元,這遠遠超過了我父輩的業績。電商是一個新發展起來的行業,發展速度比較快。作為互聯網企業,“七格格”的爆發力比較強。
我父親非常支持我的電商事業。最初,我們只有一到兩個麻袋的發貨量,在向父親介紹了行業運作流程后,他覺得非常有趣,還親自過來看我們是怎樣發貨的,這也為后來直接從工廠里提拔培養的“老人”,打下了基礎。
我經營“七格格”品牌已經5年了,隨著公司的發展,很多部門既有“空降兵”,也有從基層一步一步做上來的“元老”。在提拔員工的問題上,我更傾向于公司內部培養的人才,因為他們對公司的忠誠度及匹配度最高。雖然“空降兵”有很好的職業背景,但并不一定適合企業的發展。
對于想要創業的新生代們,我建議首先積累經驗,從基層做起,鍛煉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抗壓能力。我認為從基層做到管理崗位,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對于“創二代”來說,繼承父業最基本、最關鍵的素質要求是敬業。我們公司一直流傳一句話,“敬業大于專業”。
如果把“傳承”的意義再擴大化一點,我認為我們這一代更重要的是傳承父輩的創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并把這種精神深深地烙在我們的骨子里,這樣“創二代”才會真正的成功。
“余杭家紡業一定會代代傳承下去,并且一代比一代做得更好!
2013年,余杭家紡產業協會年會的主題片是“傳承和超越”,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如今余杭家紡業的第一代創業者們正逐漸老去,企業面臨著如何傳承與延續的問題。子女接班的話題,已經被擺放在企業的面前。
2.原杭州紡織裝飾公司總經理、杭州銀星紡織裝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錫楚:
“接班人首先要了解這個行業的每一道工序,起碼要明白生產流程!
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老一代的余杭裝飾布企業家們,文化水平都比較低;而到了第二代接班人這一代,基本都是80后。新時代對這批年輕人有了新要求,行業形式也與上一輩完全不一樣,不能夠馬馬虎虎,簡單地認為只會賣個布就能解決問題,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3.杭州恒生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松夫:
“對于年輕的創二代來講,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勤奮。”
從中國傳統思想來看,老一輩辛辛苦苦打拼出的事業,肯定是要傳給子女的,這是中國歷朝歷代的傳統,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如果子女不爭氣或者能力有限,那么我認為傳承并不是個好辦法。在這種情況下,將企業交給優秀的、有責任心的職業經理人,則是最理想的選擇。
4.杭州宏生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 俞洪生:
“對于創二代的接班問題,我更尊重子女自己的意愿!
我個人認為,我們這一代人是靠一些機遇和國家政策才辦成了現在的企業。算是在對的時代,做了對的事情。不過到目前為止,似乎有點力不從心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如今,市場的變化與競爭不斷加劇,作為老一輩創業者,我們的知識面和精力已經跟不上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而年輕的一代則不同,他們有文化、接受能力快。因此,我要讓子女自己去闖,不能覺得靠父母的積蓄就可以高枕無憂,無事可做。讓他們把我們現在的生產型企業變成創造型企業,做自己的產品,有自己的品牌,今后成為百年企業。
5.杭州碧雅布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曹洪祥
“下一代要接班,必須要對做布感興趣,自己愿意做才行,不感興趣是做不好的。”
公司現在的職業經理人是我們企業自己培養出來的。他剛來公司的時候,還只是個高中畢業生,我培養了他10年,現在將公司的銷售和生產都交給他管理,我很放心。
我從1975年開始進入布藝行業,從最初的鄉鎮企業做到了現在的布藝公司,除非死了,要不然我會一直做下去。我培養的職業經理人會得到與職位相應的待遇,這要比他自己辦個小廠子強。我認為選接班人要自己挑,選好了就要支持他、信任他,要不然他會縮手縮腳,做不好事情。
對于女兒自己創業不愿意接班,最初我還是有點想法的,但現在來看,比起我做布藝投資大、收益小,她的事業更有前途。所以,我開始支持她,如今她工廠一年的收益要比我高許多。
6.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經理 楊穎凡
“要把企業繼續傳承下去,我覺得需要一定的創新,創新和傳承是相輔相成的!
作為接班人,我覺得“傳承”與“超越”兩者并不矛盾,現在我是以一個學習者的心態,多了解父輩們是怎么創業的,以及學習如何管理企業。以后,不管是繼續在眾望或是自己有一份事業,我覺得還是順其自然。
我認為,目前國內經理人的素質等方面與西方國家比還有一定差距,有些模式可能在西方行得通,如把家族企業交給CEO來管理,但在中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來被人們接受。
說到傳承,與父輩那種吃苦耐勞、勤奮的拼搏精神相比,我還有所欠缺。父親每天早上7點半就到公司,而且基本天天都上班。換做我,就沒辦法一周7天都奉獻給公司。在這方面,可能這輩子我都無法超越他。
7.杭州宏生紡織有限公司經理 俞鵬飛
“我覺得與老一輩相比,我們的不足或者說差距在于承受壓力的能力!
我們擁有父輩積累的財富和人脈,這是我們的資源,而這個資源必須通過你的正確認識及運用,才能真正擁有。我覺得與老一輩相比,我們的不足或者說差距在于承受壓力的能力。比如說,父輩們是白手起家,所以他的資源全是他自己所創造的,雖然與他們相比,我們的起點高了,但壓力也更大。在這個起點上,我們這個年齡段所要創造的東西還達不到標準,在拿到龐大資金優勢的同時,承受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8.杭州菲摩斯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曹剛
“在父輩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去品味的東西!
9.杭州伊利奧紡織有限公司經理 馬建國
“所有的創一代們都有著同我父親一樣的創業精神,這是值得我們新生代去傳承和學習的。”
以我的父親為例,在他創業的幾十年中,不論是嚴寒還是酷暑,都是早上第一個到工廠,晚上最后一個離開。我相信,從我父親身上所體現出的是上一輩創業者的縮影。所有的創一代們都有著同我父親一樣的創業精神,這是值得我們新生代去傳承和學習的。同時,我父親也是一個很民主的人,他不會讓我們完全按照他的思維走,只要他認為我的想法是對的,就會接受。當然,我也很尊重父親的決定,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共同商討做出決定。
家紡業是一個傳統行業,除了面臨招工難、用工貴等問題外,還要飽受國際壓力,如美元貶值、次貸危機等。我認為想要突破這些困難,首先要引進先進設備,淘汰舊機器,使我們的企業可以生產一些其他工廠不能生產的優質產品,這樣才可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10.杭州布言布語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 盛澤平
“與父輩的時代相比,很多機會或者說是機遇已經不存在了,所以我必須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一些差異化發展的途徑!
11.七格格創始人、CEO 曹青
“如果把‘傳承’的意義再擴大化一點,我認為我們這一代更重要的是傳承父輩的創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2013年的“雙11”,“七格格”一天就銷售了3千萬元,這遠遠超過了我父輩的業績。電商是一個新發展起來的行業,發展速度比較快。作為互聯網企業,“七格格”的爆發力比較強。
我父親非常支持我的電商事業。最初,我們只有一到兩個麻袋的發貨量,在向父親介紹了行業運作流程后,他覺得非常有趣,還親自過來看我們是怎樣發貨的,這也為后來直接從工廠里提拔培養的“老人”,打下了基礎。
我經營“七格格”品牌已經5年了,隨著公司的發展,很多部門既有“空降兵”,也有從基層一步一步做上來的“元老”。在提拔員工的問題上,我更傾向于公司內部培養的人才,因為他們對公司的忠誠度及匹配度最高。雖然“空降兵”有很好的職業背景,但并不一定適合企業的發展。
對于想要創業的新生代們,我建議首先積累經驗,從基層做起,鍛煉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抗壓能力。我認為從基層做到管理崗位,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對于“創二代”來說,繼承父業最基本、最關鍵的素質要求是敬業。我們公司一直流傳一句話,“敬業大于專業”。
如果把“傳承”的意義再擴大化一點,我認為我們這一代更重要的是傳承父輩的創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并把這種精神深深地烙在我們的骨子里,這樣“創二代”才會真正的成功。
回復 266042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紫羅蘭加盟商王振寨的生意經
三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他用短短的三年開創了一生漫長輝煌的事業,與紫羅蘭攜手并肩,在福州,遍灑芬芳,雖然紫羅蘭品牌在福州...
家紡加盟 如何挑選加盟品牌
加盟品牌家紡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有專業人士的指導會讓創業者少走很多彎路。在加盟品牌家紡事,選擇一個優秀的...
馨而樂加盟商王方:用快樂經營
2011年9月,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籌備,馨而樂家紡終于在我的宜賓開業了,截至12月31日在短短五個月時間,我們累積實現了...
凡語家紡加盟商專訪
她,是個非常誠實的商人,用一顆最真摯善良的心影響著身邊的每個人。也許在很多消費者的眼里,商人總是處于“奸”的位置上,因此...
2012選擇加盟品牌要注意什么?
目前,形形色色的連鎖加盟項目層出不窮!巴顿Y5千元輕松做老板”、“驚喜項目一天賺1萬”、“年薪百萬誠邀加盟”……面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