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華:全國家紡版塊特色明顯
2010年就經濟大背景來看,可能是一個平常光景年,但對家居業來說,卻充溢機遇及挑戰,后危機時代下的復蘇光芒更引來業內外一片喝彩。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服裝出口321.9億美元,增長9.5%;紡織紗線、織物及其制品出口216億美元,增長26.1%。而與此同時,國內棉花價格又一輪大幅攀升;人民幣升值壓力重重。對于國內家紡行業來說,是機遇亦是挑戰,究竟如何把握時機,推動企業發展?特別采訪到中國家紡協會楊兆華會長。
記者:楊會長,您好。目前家紡企業在全國分好幾個板塊,有廣東版塊、浙江版塊、山東版塊,您怎么看待南通家紡板塊呢?
楊兆華:中國家紡行業經過20多年發展,目前國內較受關注的,正如你提到的,有這樣4個版塊:廣東、浙江、山東、南通。但這4個版塊特色明顯,比如廣東,既有床品,又有布藝;浙江以布藝為主,當然也有床品;山東的小商品、毛巾做的很好;南通更多的是床品。可以說廣東是品牌集群,浙江更多是產業集群。前段時間廣東也是產業集群,但是近年開始走向品牌集群。
南通的這兩個批發市場加在一起的產值是非常客觀的,同時,我們去看一看床品企業,在全國各地的市場,大部分都是南通地區的產品,應該說南通地區通過近五年,發展非常之快。從以前只做批發市場,現在已經涌現了品牌企業。有的企業通過從南通的發展到上海進一步的提高,有的已經上市了。可以說,南通這個地區對這個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記者:那么您怎么看待,家紡企業請形象代言人這一現象呢?
楊兆華:我覺得這一現象是家紡品牌在尋求品牌建設,營銷過程中的探索,可能在這樣的前行道路上會走彎路,但這種探索是必要的,是值得鼓勵的。但我們也要看到看到,明星代言、廣告轟炸只是品牌構建的外在表現形式,內在的,我們更應該倡導的,是文化方式。
畢竟家紡文化是體現在物質產品設計生產過程中的文化創意和物質產品消費過程中的審美價值,所以企業選擇代言人,這其中對生產者、消費者以及整個大環境都有社會責任在。
另外,現在國內的家紡企業非常多,那同質化現象其實還是比較嚴重,怎樣更好地樹立自身特色以區別競爭對手?用自己鮮明的個性吸引用戶?把生活方式注入品牌的核心價值中也是很重要的。
記者: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楊會長也是信任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接下來有沒有大的工作方向或說計劃,給我們透露下?
楊兆華:不管怎么說,服務于民都是協會的指導方向,所以我的工作也在于服務大家,為企業為行業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貿易環境。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楊兆華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