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華:著眼終端完善大家紡
家紡行業的品牌企業在零售終端銷售發現,單一類別的產品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不能滿足加盟商的需求。
目前,家紡行業的零售網點中,商品仍比較分散,消費者無法實現一站式采購,非常不便利。無論從滿足消費者的角度還是滿足加盟商的需求,將“大家紡”引入終端領域勢在必行。
正是看到了家紡行業零售終端存在的問題,近年來中國家紡展和中國家紡行業協會一直積極倡導“大家紡”概念,“從去年展會開始,我們嘗試引進了墻紙和裝飾品等類別展品。”楊兆華談到,一些家紡領軍企業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富安娜、ESPRIT等品牌在上屆家紡展上就推出了整體家紡產品,除傳統的家紡產品如床品、睡衣、毛巾之外,還展出了與家紡產品配套的傘、杯子、花瓶、燭臺、手飾盒等產品。整體家居成為家紡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我們目前只是建立了一個大家紡的雛形,今年的家紡展將在去年的基礎上,除了傳統家紡產品的整合,進一步向周邊產品延伸,深入落實大家紡、軟裝飾概念,通過一體化的營銷渠道,把一站式服務做得越來越好,同時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共榮和共贏,使“大家紡”的概念堅實落地。”楊兆華告訴記者。
企業走上品牌經營路
十二五消費升級,國內生產的產品不能完全滿足消費升級后的消費需求,我們要更多地引進國外產品。同時中國的內需市場對外商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家紡展的國外企業逐漸增多,今年國際館增加到一個半館。本屆展會巴基斯坦、韓國、意大利、印度等國展團紛紛亮相,由奧地利、比利時、丹麥、德國等組成歐洲聯合展團參展,土耳其展團面積比去年擴大了一倍以上,西班牙展團,第一次以展團形式參展,希臘展團也是第一次參展,展會的國際化水準進一步凸顯。
“伴隨著國內家紡市場消費升級,消費者需要更加豐富的產品品類,我們更多的品牌也要開始走品牌經營之路,抓緊進行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楊兆華強調,企業只生產自己最強的品類,自己的弱項都外包出去,這樣才能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我們一定認清這樣一個事實,有些產品自己生產的成本可能比去國外采購還要貴。
如今,我們看到一些商場里品牌的產品線已經很豐富,有毛巾、香薰、浴袍、睡衣等,其中有些產品就是外國給我們企業貼牌生產的。
事實上,我們有些大品牌企業在國內有幾百家甚至上千家網點,部分歐洲小型企業看到了國內企業的實力以及其市場渠道的優勢資源,愿意為中國貼牌生產。中國企業要逐步從生產商轉變成經營商,并極大豐富大家紡產品線。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楊兆華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